从长远来看,首先,制造业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,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,强化制造强国的战略支撑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再次,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促进产业素质整体提升,跨越仅在一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。
附件:《商务部关于公布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、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名单的通知》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经地方培育、自主申报、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,近日,商务部确定了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16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店(文件附后)。近年来,商务部指导各地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,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,推动传统商圈和商店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和协同化发展,培育了一批业态融合互补、设施智能高效、功能便利完备的智慧商圈,提升了一批体验良好、服务精准、管理智能的智慧商店。
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中央企业如何开好局、起好步?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获悉,2023年国资委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,提出“一利五率”经营指标和“一增一稳四提升”总体目标,引导企业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。同时,将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。
科技应造福全人类,而不应成为限制或遏制别国发展的武器。近年来,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,为保持技术优势,频频对中美科技交流设置障碍。这既有损全球科技发展进程,也会反噬美国自身。中国将坚持开放合作、互利共赢,与世界各国开展科技合作,推动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、解决全球挑战提供支撑。
今年以来,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分批推出,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。记者了解到,多地采取积极举措,推动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,为企业减负担加活力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督促指导地方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、财政部提前下达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70亿元、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对重大项目超3.5万亿元授信额度加大落实力度……近期,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,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力争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,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,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(5日)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物流运行数据。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落地显效,物流需求增速稳中有升,工业品、民生消费领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。
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,全面实行税务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,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,规范驾培机构经营活动……11月,这些新规施行,将影响你我生活。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《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下称《措施》)。《措施》中明确提到要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,便利跨国公司、外商投资企业高管、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。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员往来“快捷通道”,结合当地实际,进一步明确标准和流程,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。
10月28日, 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发布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(2022年版)》,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。 新版鼓励目录在保持鼓励外商投资政策连续性、稳定性基础上,按照“总量增加、结构优化”的原则,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、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等方面,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,引导外资投向,助力产业转型升级、区域协调发展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